上能电气(300827)
时间: 2025-09-27 06:11:44 | 作者: 产品中心
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以及能源战略安全性的需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
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促进能源转型,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我国政府通过一系列电价补贴、消纳政策,以及核发“绿证”、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建设等举措,支持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全世界内,光伏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有关政策亦广泛出台。欧盟将全面加快光伏装机步伐,“REPowerEU”计划将欧盟203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目标从能源供应的40%提升至45%,根据SolarPowerEurope在《2021-2025欧洲光伏市场展望》的测算,若要在2030年实现45%的清洁能源占比,则到2030年欧盟光伏累计装机量应达到870GW,对应2022-2030年年均装机75-80GW,累计装机量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0.29%;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例,两国分别上调2030年光伏装机目标至76GW、20.4GW,上调幅度分别为95%、125%;美国方面,通胀削减法案在将ITC税收抵免到期时间延长10年的基础上,增加税收优惠规模,将刺激光伏装机需求。全球主要市场的光伏需求均持续向好。经过多年发展,光伏发电已逐步实现平价上网,降本增效路径清晰明确,经济性凸显,因此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中脱颖而出,实现装机量的飙升。随着光伏LCOE一下子就下降,以及多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全世界内光伏装机需求迅速上升,全面带动光伏产业进入高景气发展阶段。根据CPIA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390GW,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较上年增长35.90%。2011-2024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情况
数据来源:CPIA2023年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16.88GW,约占全球市场的60%。依照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度我国光伏新
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7.98%。目前,光伏已成为中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是我国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之一。
2011-2024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情况数据来源:CPIA、国家能源局
政策的支持、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推动下,未来光伏行业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根据IEA数据,光伏作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重要构成部分,2022-2027年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500GW,年均新增装机300GW,其中分布式年均新增170GW;预计到2027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将超过煤电,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电源形式。
基于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的高景气态势,各机构陆续调高全球装机预测,CPIA预测至2030年,乐观情况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达1078GW,保守情况下约881GW,长期看好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前景。
2011-2024年全球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以及2025-2030年新增规模预测
单位:GW图表来源:CPIA《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光伏产业链日趋完善,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着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的加快、“光伏+”
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整县推进”政策的推动,光伏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光伏装机空间将持续提升。与此同时,我国光伏企业积极谋求出海,进行全球化布局,打破绿色壁垒,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2011-2024年中国光伏年度新增装机规模以及2025-2030年新增规模预测单位:GW
图表来源:CPIA《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光伏新增装机及存量替换需求是光伏逆变器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增长主要受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需求、存量光伏电站的逆变器更换需求影响。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的增长将带动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同时,随着累计光伏装机规模逐步扩大,存量逆变
器的更换需求也逐年增加。近年来,光伏标准逐渐完备、光伏电站技术方面的要求持续提升,作为光伏电站最为核心的电气设备,10年以及更早之前建设的光伏电站已逐步进入技改期间,部分电站需要整体更换逆变器才能满足继续运行的需求。根据WoodMackenize,到2024年,全球将有176GW的光伏系统逆变器常规使用的寿命超过十年,预计将产生较大的逆变器更换市场需求。目前光伏逆变器市场以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为主。全世界内,基本遵循着工商业和户用分布式优选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大型地面电站、水面光伏电站等集中式电站优选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选型原则,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单机功率上升(一线品牌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单机功率已达到300kW+),我国大型地面电站中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在光伏集中式地面项目中比重甚至已超越了集中式逆变器。2024-2030年我国不一样逆变器市场占比变化趋势
近年来,全世界内持续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以满足电力消费迅速增加及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需求。
由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特征,储能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
关键技术和基础储备,加快储能产业的发展对构建清洁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健康安全的能源消费体系至关重要。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体持续出台政策支持储能发展。美国2022年《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中,为储能项目提供独立投资税收抵免(ITC),比例最高达30%(满足本土制造条件可提升至40%);此外,还允许储能参与电力批发商业市场,通过容量拍卖和调频服务获利。欧盟2019年《欧洲绿色协议》中,将储能列为碳中和关键路径,计划2030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占比达45%;2022年REPowerEU计划中提出,加速能源独立,计划投资超300亿欧元支持储能技术。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累计发布储能有关政策超2000项。2024年,我国发布约770项储能有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政策77项,大多分布在在发展规划、新能源配储、电力市场和补贴类政策,其中《能源法》作为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支持新型储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供支撑;2024年,新型储能亦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重要程度和价值定位提升至更高层面。
储能行业周期性主要受能源政策、技术进步、供需关系、投资环境等因素影响,其中供需关系是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之一。新型储能凭借其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与新能源开发消纳匹配性好等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
2023年以来,受电池级磷酸铁锂价格大大下降及电池技术迭代影响,储能系统价格持续下行。据统计,2024年2小时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全年均价约0.628元/Wh,同比下降43%,相较于2022年同类储能系统均价1.56元/Wh而言,下降幅度达59.74%。伴随着全世界内利率下降,融资成本降低,新型储能投资的经济性进一步提升。
除电网调峰调频、风光电站配储、工商业削峰填谷、备用电源与黑启动等传统应用场景外,新型储能亦有助于在极端环境(如海岛、高海拔地区)及极端天气供电、助力落后战乱国家实现能源自主、为数据中心提供应急电源等。新型储能在保供和促消纳方面的价值已得到验证,未来在智能化及数字化的加持下,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根据CNESA统计,2024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达到74.1GW/177.8GWh,同比增长62.5%/61.9%,中国新型储能新增投运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新型储能已成为电力系统中继火电之后的第二大灵活性调节资源,全球吉瓦级、吉瓦时级大型储能项目数量激增、建设提速,助力新型储能市场规模的迅速增加。2024年,中国、美国、欧洲三地新增装机占比超过90%,集中度持续提升,中国自2022年登顶全球新增装机榜首后,已连续三年领跑全球市场。2024年,欧洲新增储能装机规模为11.1GW/21.1GWh,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市场大型储能项目开始落地和建设提速,预计2025年欧洲的大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户储。中东、非洲、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储能需求激增,推动当地新能源转加速转型。
单位:GW图表来源:CPIA《2024-2025年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多种技术路线并存,新型储能技术在电网中作用日益凸显
目前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在新型储能中占比最高,占比在90%以上。除锂离子电池储能外,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多种非锂储能技术路线也不断取得突破,在百兆瓦时的项目中得到应用,形成商业化示范项目。
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渗透率的不断的提高,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长期稳定性,所需配置储能的时长将慢慢的变长,长时
储能的需求将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不断催生。伴随储能系统时长走向4小时、8小时,单体储能电站的电量也将从百兆瓦时迈向吉瓦时时代。同时,对储能要求从支撑电网延申至一同构建电网,构网型储能可有效提升新型储能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在近年来关注度日益提高。
随着光伏市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慢慢的变多的公司参与到光伏逆变器的生产与销售中,相关市场参与者也相应增多。但经
过多年的技术升级与市场之间的竞争,国内光伏逆变器已形成较为稳定、集中的品牌格局。近年来,海外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努力拓展海外渠道,热情参加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目前,在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占有率中,中国的供应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光伏逆变器已有着非常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根据S&PGlobal发布的“2024年度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排行榜”,2024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十二年保持全球前十的行业地位。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公司在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连续四年(2021-2024年)荣登出货量
排名前二。公司是目前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上排名前列的供应商,具有相对技术和品牌优势,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均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示范项目,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可充分的利用现有客户资源,竞争优势明显。
根据行业的相关通识,逆变器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为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指逆变器输出到交流电网的能量和逆变
器输入能量(通常来自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效应产生的能量)的比值,逆变器转换效率=逆变器输出功率/逆变器输入功率*100%。公司通过采用SiC、GaN等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效的磁性器件、性能优异的DSP及先进的控制算法,多电平等高效新型拓扑创新,MPPT技术改善,带动逆变器效率不断的提高,目前上能电气逆变器最大效率已达到99%以上。。
中财网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理财等行情数据及别的资料,仅供用户获取信息。


电话:4000-400-959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西北里段庄16号
邮箱:boulsen@sina.com
友情链接: 永乐国际官网登录 永乐网官方网站入口 永乐国际APP网页版
Copyright © 2002-2017 boulsen. 永乐网官方网站入口_永乐国际APP网页版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