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移动式储能系统商业化应用提速
时间: 2025-11-06 13:28:45 | 作者: 产品中心
随着“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电网可靠性升级、新能源车市场爆发、基建电力需求激增,传统能源供给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多元需求。
在此背景下,大容量移动式储能系统被视为能源灵活调配的终极解决方案,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日,云能魔方在国内石油矿采领域成功交付200MW移动式储能系统,并成功商业化运营。
项目的投运,一举攻克偏远井场“无网难供电、架线成本高”核心难题,实现“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向提升,同时全程采用清洁能源供电,大幅减少碳排放。
作为全球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移动式储能系统,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油气田、煤矿等户外作业场景提供了低碳转型样板。
无独有偶,近日,由中储科技参与供货的1.83MWh 移动储能车,在某矿区纯电动90吨挖掘机场景下正式投运,标志着公司在大功率移动储能领域的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中储科技移动储能车创新性集成 “移动送电、移动供电、移动用电” 三大核心功能,可灵活部署至作业设备旁实现即时 “移动送电”,在设备持续作业过程中提供稳定 “移动供电”,真正实现 “一车多用”,大幅简化施工场景中的供电流程,提升作业效率。
此外,由超威集团旗下河北超驰协电能源有限公司携手中国石油渤海钻探钻井四公司40689井队打造的“井场移动储能车供电示范项目”也于近日成功投运。该项目为全球首例将移动储能系统应用于油田钻井队全场景,并实现不间断供电的成功案例。
本次投运的移动储能项目部署在6辆挂车载具上,由4台储能电池舱和2台升压舱组成,建设规模达10MW/20MWh。区别于传统固定式储能站,该项目无需现场固定电网连接,占地面积较少,就像一个移动的“巨型充电宝”,兼具应急供电与长期备用电源功能,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灵活部署,减少用户重复投资。
作为虚拟电厂的核心可调节资源,该储能系统凭借其“削峰填谷”的储电特性,可实现动态增容,优化企业用能结构,降低企业用能费用,还能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用电高峰期有效缓解局部电网负荷压力,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支撑。
项目密集投运标志着大容量、大功率移动式储能系统商业化应用提速,这背后是政策、电池、系统集成与安全技术的系统性突破。
政策层面看,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的能源结构转型,移动储式储能系统作为灵活高效的能源补给手段,正日益成为多场景用电的重要解决方案。
《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政策明确鼓励“离网型”储能项目的发展,强调灵活、安全、绿色的用能模式,给移动储充车等为代表的移动式储能设备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交通运输部等部委多次发文提到“推广移动储能充电车”“加强节假日能源保障”,指出其在交通、物流、应急等场景中的应用价值。
技术层面,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成熟,单位能量成本持续下降,电池能量密度显著提高,使得储能系统在有限车载空间内实现容量的持续突破,配合液冷温控技术的应用,系统散热效率较传统风冷提升30%以上,解决了大容量带来的热管理难题。
同时,电芯标准化与模块化设计也提升了系统集成效率,降低了生产与维护成本,使得大功率移动储能系统具备更强的价格竞争力与普及前景。
如云能魔方移动式储能系统采用模块化集成设计,集储能电池、智能控制系统于一体,具备“快速部署、灵活迁移、即插即用”的特点,可随钻井队伍移动而转移,无需建设固定电网,大幅缩短项目筹备周期,真正实现“电随井走”。
技术推动下,大容量、大功率移动储能系统加速在工业、交通、电网等典型场景渗透。
在矿区、施工工地、石油化工等高能耗场景中,用电需求量大,传统供电手段如柴油发电存在运行成本高、噪声污染严重、安全隐患多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绿色、高效的能源使用要求。
这些场景多位于偏远或施工条件复杂区域,电力基础设施不足,布线困难,移动性差。
因此,具备灵活调度能力、绿色低碳、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电的移动储充车成为应对上述用电痛点的理想解决方案。
比如,中储科技1.83MWh移动储能车针对工程机械的特殊用电需求、偏远地区大型基建项目的供电难题、油田复杂环境下的电力保障等不同行业的差异化用电需求,均能通过定制化设计实现高效解决。
即便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其搭载的宽温域电池管理系统,可支持-30℃至60℃的超宽工作温度范围。即便在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5℃的沙漠矿区,或冬季气温低至-25℃的东北工地,设备依然能维持稳定的供电效率,功率输出波动控制在5%以内,为新能源大功率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连续作业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兴起,移动式储能在交通补能领域的渗透速度尤为迅猛,越来越多的地方针对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队问题,投放移动电源车,疏解充电高峰压力。
比如,2025年春运前,山东高速集团与中集储能合作,利用移动储能车为新能源车提供能源补充服务,该移动储能车充电功率是服务区现有240kW固定桩总功率的1.3倍,相当于增加一座固定充电站,有效破解春运期间“充电难”。
更重要的是,这类系统无需扩建变压器即可实现充电站扩容,完美适配老旧小区、偏远乡镇等固定充电桩难以覆盖的区域,成为新能源补能网络的关键补充。
另外,移动式储能在电网侧也逐渐打开了应用空间,在新能源消纳领域,大容量系统可收纳光伏弃电并转运至用电集中区,实现 弃电变宝;在电网检修场景,其可提供不间断供电保障,提升用户用电可靠性;而在负荷高峰时段,释放储能电量能有效缓解电网压力。
比如,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国网桐城市供电公司建成14处总容量4476千瓦时的移动储能设备,有效消除迎峰度夏35千伏卅铺变和3条10千伏线个台区分布式光伏无法有效消纳问题。
面对油气、矿山等行业绿色转型带来的大容量移动式储能系统的市场需求,今年以来,多家企业密集推出新产品。
今年4月,欣旺达储能发布全球首款10米级2MWh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线,为移动储能市场带来了颠覆性解决方案。
该产品搭载欣旺达自研314Ah电芯,整车容量高达2MWh,相较传统移动储能设备提升300%。其800kW PCS功率与240kW液冷超充系统,打破充电补能瓶颈,构建起“随储随到”的弹性能源网络。
该产品的亮相不仅标志着移动储能行业迈入新阶段,也推动能源体系向灵活化、智能化、零碳化的深度演进。
6月,运达智储推出智能移动电源车依托全栈自研核心技术,它能实现毫秒级的电力响应,并可在电网连接(并网)与独立运行(离网)状态间无缝灵活切换。无论是突发的电网检修、紧迫的抢险救灾现场,还是临时施工的电力需求,它都能快速抵达,即刻提供稳定、清洁的电力支持。
8月,三一锂能重磅推出最新产品电兔电源车,电兔电源车配备标准的充电口,可满足交直流充电需求,支持380伏、690伏交直流输出,可同时为6台电动卡车充电。
电兔电源车容量覆盖从261 Kwh到5016Kwh等多种规格,也使得该产品应用场景多能广域,随处可达,既能代替柴油发电,也可以满足工程施工、通讯基站、矿山石油、绿电消纳等多元化场景需求。
10月,能星科技推出MW级分体式离网移动储能供电系统这款MW级分体式移动储能供电系统专为充电运营商、加油站、物流基地等工商业场景设计,既能为电动车快速补能,也可承担削峰调频的作用。它具备高功率输出能力,可支持多枪快充,最大输出功率达1500kW。
整车采用集成化设计,将储能电池、PCS变流系统、EMS能量管理系统及温控系统高度融合,实现“即停即充”。
同时推出的MW级拖挂式移动储能设备,是能星科技主要面向矿区、港口、工地等偏远无电地区推出的大型场景的高功率移动充电解决方案。一体式的重载型储能拖挂车设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能源的机动化部署。
同月,广州锐速智能科技继7月重磅推出全球首台 2 兆瓦时、6 千伏输出的移动储能系统后,在10月又全球首发5MWh移动储充电源车全场景适配从勘探钻井到采油集输,从稠油加热到设备运维;全地形通行,无论是西部戈壁还是东部湿地。
锐速智能移动储充电源车不仅适配国内油田场景,更针对全球不同区域的能源特点与电压标准,支持 380V/6kV/10kV 多档位电压输出,可匹配欧美、中东、非洲等不同地区的油田设备电压标准,无需额外配置变压器。
产品采用 - 40℃~60℃宽温域电池管理技术,在西伯利亚极寒油田与中东高温油田均能正常工作,储能效率保持在85%以上。
据悉,锐速智能6MW移动储能车研发已然进入尾声,相比3MW的储充车,6MW更新了电池系统和散热系统,让电池容量更大同时液冷系统满足散热,采用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技术、改进电池组的结构设计,优化电池管理系统,以在有限的体积和重量内实现更大的储能能力。
从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从政策驱动到市场自发,大容量移动储能系统的渗透进程正不断加速,从特定领域的 小众装备 升级为能源体系中的 关键枢纽,重塑电力供给的时空逻辑。
笔者认为,未来,这一装备将在新能源消纳、跨区域电力调配等更广阔场景中发挥作用,真正成为能源自由流动的核心载体,为能源转型注入持续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今日说法》主持人称被骗一千元买茶叶,本人回应:诈骗手段总有一款适合你,没被骗过只因没遇见适合自己的剧本
神舟二十号飞船推迟返回:地球轨道上对航天器构成潜在威胁的空间碎片估计超100万个,中国空间站曾多次主动实施空间碎片规避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系列CPU双11装机攻略,这几款技嘉主板别错过
神奇主板竟然有36个USB接口!可惜是Intel老平台 还都是USB-A
苹果首款低价MacBook来了!搭载iPhone处理器 对标入门Windows PC


电话:4000-400-959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丰西北里段庄16号
邮箱:boulsen@sina.com
友情链接: 永乐国际官网登录 永乐网官方网站入口 永乐国际APP网页版
Copyright © 2002-2017 boulsen. 永乐网官方网站入口_永乐国际APP网页版 版权所有




